文章来源,真假不知:http://blog.163.com/feifei_1909/blog/static/139130801201201584523856/

《宝莲灯》之所以变成残片,完全要归咎于林黛的心胸狭隘!

从1958年初试牛刀的《貂蝉》开始过了6年,邵氏黄梅调电影制作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加之《梁祝》的声名大噪,把黄梅调带向了一个高峰,同时受益的也有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厦语片小明星凌波,和当今的“小燕子”赵薇相若,几乎是一飞冲天,一炮而红,和邵氏“三美”(林黛、李丽华、乐蒂)鼎足而立,这下子倒不要紧,相传乐蒂因为不满邵氏偏爱凌波冷落自己,于是通过王植波的牵线,跳槽电懋,四个A又变成了“三缺一”;而林黛为了给乐蒂出口恶气,拒绝了与凌波合作《宝莲灯》,坚持自己反串沉香(一人分饰两角)。但是乐蒂事后否认了与凌波关系裂痕的传言,坦称与凌波仍然是好姐妹、好朋友,唯有林黛一步踏错,以致于魂断寓所,教人扼腕叹息。

后人总结林黛的死因总是不外两点:第一点是因为凌波的上位——这我说过了;第二点是由于和丈夫龙绳勋的争吵,一时想不开吃安眠药&开煤气。龙五公子在悼念林黛的墓志铭上称其“因家庭细故、戏走极端、弄假成真”,说明她是因夫妻之间一时不睦,钻了牛角尖,留下的遗书也体现出了林黛并不是要真的寻死,只是要“吓唬一下丈夫”(她已有两次前科,都是被发现后救活),包括林黛身边人回忆她死前几天的活动,均没有要自杀的迹象。不过近期我在林黛纪念网页的追忆文章一栏看到了丁红于1966年7月在《香港影画》第七期发表的文章《我怀念中的林黛姐》中这样写道:“……(林黛)有一次对她的家人在休息室里用英语吵架,但表面上还尽量容忍,她不想在公众地方给人笑话……林黛姐离开我们远去,最后一次和我见面是在配音间里,有朋友从美国回来,带了三盒安眠药给她,我还在配音间跟她开玩笑说送一些给我,过了四天,就听见她的噩耗……”丁红的这句话里大有文章。

以往的资料文献从未提及林黛需要靠安眠药来帮助入睡的习惯,况且需要安定类药物,香港本地就有,何须要朋友跑到美国买来给她?即便朋友之间送礼,谁听说会送安眠药?联系一下林黛给丈夫留下的遗书——如果发现她没死,就请私人医生来救治,不可以送她到公家的医院去,“(被发现的话)全港的报纸会把这件事当笑话一样登”!丁红同时也于文章中写道林黛和家人吵架,IN THE REST ROOM & IN ENGLISH ,她爱面子比她的命还重要!我怀疑林黛自杀不是“一时之冲动”,而是早有打算,大概还是要和前两次类似“吓唬吓唬”,但我觉得,她自寻短见还不是为了去吓唬丈夫那么简单,目的是要以死来要挟自己的老板——邵逸夫爵士,意在提醒邵老六自己才是邵氏的头牌,不可能叫NO.1的位置给其他人抢去——她第一回自杀也是因为早期事业线走低,无关家庭、无关爱情。

然而林黛最终死去了,她的《宝莲灯》与《蓝与黑》没有完成,本来是1963年摄制的两部电影,公映时推迟了两三年。SB无奈之下只得叫她儿时的姐妹杜蝶(原名涂鲽)来顶替她补足影片《宝莲灯》&《蓝与黑》的未完成部分,配音由黄曼完成(因杜蝶国语不佳),《宝莲灯》片头特意打出了“新林黛”杜蝶客串主演的旗号,关于杜蝶的被挖掘原因与片中表现,我在去年4月22日发表的文章《林黛&林翠——她们未完成的遗作》中已有阐述个人观点,恕不再赘述。《蓝与黑》里杜蝶的戏份大部分被删,只留下一些远景和模糊处理的近景背影,也是因她与林黛实在不像。

林黛坚持要自己反串,她被虚荣冲昏了头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反串效果如此糟糕,几乎和李丽华反串梁山伯和杨于畏一样糟。通过总结,反串小生的女角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身材要瘦、五官轮廓分明,比如林翠、夏梦、向群、凌波、任洁以及本片中的郑佩佩(还有后来的何莉莉、叶童、林青霞)反串都很成功。李丽华与林黛的容貌已近迟暮,颧骨高且赘肉明显,扮演小生存在很大困难。拉李丽华演《梁祝》是为了PK,然而李丽华后来又反串主演《连琐》也让我想不通。尤敏也不适合反串,虽然她也瘦,不过固有形象太根深蒂固,穿上男人衣服,顶多就是个祝英台。郑佩佩演中年刘彦昌时粘了胡子,这是反串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三次,却不雷人。(参见小宇2011年11月24日的日志:星河旧影/老电影的胡须女)另林黛坚持用郑佩佩和李菁来给自己做陪衬,客观上提拔了新人,李菁饰演的灵芝仙姑比容蓉的“仙姑老妈子”娇俏可人,与林黛的华山圣母视觉搭配上有层次感,主谓分明。

邵氏版《宝莲灯》尽管是以残片收场,但细看起来能看出岳枫导演在剧情的编排上花了心思,电懋版《宝莲灯》错就错在太忠实于原著,缺乏打动人心的东西。

宝莲灯寶蓮燈(1965)

又名:The Lotus Lamp

上映日期:1965-07-08片长:99分钟

主演:郑佩佩/林黛/沈殿霞/井淼/田丰/李菁

导演:岳枫编剧:岳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