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b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08915/

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球吗?银河系中还有哪个星球可以让人类安家?人类48年前就登上了月球,并发射了许多航天器,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阳、至银河、直至那遥远的众多星系。全球投资上万亿的太空项目所带来的不仅是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也一直在探索哲学的终极答案:我们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
《火星移民指南》的编著者们采访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多位前雇员和宇航员,提问火星移民的可能性,和在这项挑战中人类将面临的未知变数。书中内容详尽解答了这些问题,发表了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水是生命之源,而火星现在还存在大量固态水,有充足的日照可用于太阳能发电;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重力的38%,尽管有点小,但大部分科学家认为,人体是能够适应这种重力变化的;火星的大气层虽然很稀薄,但可以阻挡部分宇宙辐射和太阳辐射;火星上的昼夜变化也与地球相似,一个火星日长约为24小时39分35秒。随着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火星已经成为太阳系中除地球外,人类了解最为透彻的行星。火星移民从曾经的遥不可及,到现在仅有一步之遥。
《火星移民指南》编著者称,火星移民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太空任务,也将是改变人类历史的重要事件,它将真正开启人类跨行星生活的伟大蓝图。他们预测,未来20年,人类将首次登陆火星;未来50年,人类将拥有一个上千人的火星小镇;未来100年,将有上百万人生活在火星城市;未来一千年,人类将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二三十年之内人类登陆火星,也就意味着,第一个登陆火星的人类,现在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荷兰工程师兰斯多普于2012年首次提出火星一号移民计划(Mars One),目标是在火星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人类居住地。该计划被火星一号公司组织实施,其总部设在荷兰,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最近创始人兰斯多普表示,与下一轮投资者达成协议所需的时间超过预计,“火星一号”的第一次验证任务将继续推迟,到2031年才能将首批人类探险家送往火星。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奖得主杰拉德•特•胡夫特(Gerard’t Hooft)是火星一号的支持者,胡夫特表示,理论上这一想法没有违背任何科学常识,但就当下来看,仍然只能称为科学蓝图和科学幻想。人类移民火星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答。比如,从地球飞往火星的这7个月里,宇航员怎么生存?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一直在变化,大约每26个月才有一次最佳的发射窗口,应急补给如何解决?接近火星后,超过10吨的载人航天器如何在火星着陆?着陆后,如何在火星表面为移民提供充足的水源、能源、食物以及空气?
“我支持这个项目,是因为它体现了人类无所畏惧探索未知的愿望和胆识。即便‘火星一号’项目最终失败了,但激发的关注和讨论,也足以引发人们对火星探索相关技术研究的兴趣,每一次勇敢尝试,都让人类更靠近火星轨道。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人类何时、以何种方法前往火星,但有朝一日一定会成为现实。” 胡夫特说。
根据NASA 报告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健康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医疗急救、辐射危害、陨石撞击以及系统故障。但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撤离到地球,移民火星的那些人,则必须依靠自身团队来解决工程维修、健康保健和医疗急救等各种问题。
太空环境中并非不能进行外科手术,但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进行手术。NASA 估计,在长期飞行中是否需要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紧急状况,如阑尾炎。减少未来手术的一种可能方法是在任务开始前,预防性地切除太空旅行者的阑尾和胆囊。不过,这种预防措施听起来还是让人有些犹豫。
胡夫特则认为火星移民不仅需要空气、食物、水源、宜居条件,还需要有克服社交难题、工作压力、孤独感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困难的坚强意志。火星移民一定要坚持不懈、顽强抗争才能克服这些困难。
虽然条件艰苦,风险重重,但移民火星是人类征服太阳系,继而征服银河系的第一步,是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实现的一个十年计划。目前美国在火星探索方面遥遥领先,中国也加快了火星研究的步伐,正在青海省海西州建立“火星村”,满足科研和旅游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火星移民伟大蓝图的实现将要面临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层面的艰巨障碍,但人类面对广袤无垠的宇宙,必然要发展和传播智慧与文明,征途任重道远!(李大鹏)

单程宇航员One Way Astronaut(2014)

片长:54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Mars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