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投资也达到两千万余之巨,将视角对准香港世俗社会的草根阶层,并且电影的格局和结构也充满野心,他罕见地没有起用周润发作主角,以六十年代的香港街头暴力及文革对香港的波及和影响的记述为背景,充满个人自传色彩,吴宇森为影片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他坦言将自己的经历和观感带入电影角色。

除去吴氏影片中惯常的那些元素,他还给影片加入了六七十年代香港动乱和越战的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残酷却充满诱惑,漫长的时代变迁,为友情的变化,亲密、分离、决裂提供了充分的支持,观众也能感觉到那种亲历般的沧海桑田。

阿B、阿荣和阿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阿B结婚,阿辉去借高利贷给阿B办酒席,却被流氓阿强抢去,阿辉誓死抢回钱来,但却被阿强打伤。阿B发现阿辉受伤后,新婚之夜与阿辉一起找阿强算帐,殴斗中阿B失手打死阿强。为逃避法律制裁,B、辉、荣三人只好远走越南。三人在越南,得阿荣远亲阿乐帮助,劫得一批金页,在越南贪官派人追杀之际,却被越共误作间谍而被捕。阿乐带美军赶至,战火漫天,阿B被枪伤,由山中僧人救起。

阿B康复后,回西贡找到阿乐,从阿乐处得知,阿辉因脑部中枪,弹头不能取出,变成了一个神经失常的靠当杀手而换取毒品镇痛的废人。开枪打他的竟然是为了一箱金子而见利忘义的阿荣。为解脱阿辉的痛苦,阿B忍痛杀死阿辉,带着阿辉的头骨回港与阿荣作一个彻底了断,两个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展开猛烈厮杀,解决一切恩义情仇。

本片在人物架构和部份场面的设计上明显地受到美国越战影片《猎鹿人》的影响,尤其是三人被俘虏而被迫进行杀戮的段落。而在表现越南军警镇压平民的场面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69年的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枪杀战俘”。

影片开始时,那种友情,或者另一种表述——义气,令人眩目,快乐得咄咄逼人。青春年少的冲动与活力会感染所有人,那种无忧无虑,快意恩仇,像梦一般完美。而当梦的完美外壳剥落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阵阵痉挛......

沉湎于黄金的阿荣,舍弃了十几年的友情,不顾一切的背叛,其实注定应该受到惩罚。我们只有静静观看裂缝越来越大直至不可挽回。他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为此而癫狂,但背叛却是不可饶恕的。

复仇在不断剪入的闪回中还是最终完成,却全然没有复仇式的快感,当阿B击毙阿荣之后的仰天长嚎使观者在烈火烽烟之中看到了所谓英雄的苦楚和和命运无情的悲剧结果,终于一切在轻描淡写的音乐中定格。

凭心而论《喋血街头》有着比《英雄本色》式的英雄片更为深刻的反思。《英雄本色》着力张显的是人不甘在逆境中沉沦听凭命运的摆布,拼尽全力奋起反抗的那种英雄豪迈的悲歌。而在《喋血街头》中,主人公们则身不由己,在大时代的洪流和命运的摆布之下,疲于奔命,却难以逃出生天。

不料喜新厌旧的香港电影观众已经厌倦爱恨情仇鲜血狂飙的英雄片,转而倾心周星驰主演的《赌侠》《赌圣》这类的喜剧片,于是《喋血街头》遭遇票房滑铁庐,勉强才过800万。而在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喋血街头》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张学友)等数项提名,但最后却败给当年全面开花的《阿飞正传》而一无所获。心灰意冷的吴宇森在执导完迎合市场的贺岁喜剧片《纵横四海》(1990)和《辣手神探》(1992)之后,受邀远赴好莱坞去开创新天地。

英雄和反英雄,情谊和背叛,出走和回归,这部吴宇森当年真正倾力打造的影片却在喧闹浮躁的香港影坛无甚波澜,最终销声匿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唏嘘不已的事情。

喋血街头喋血街頭(1990)

又名:Bullet in the Head

上映日期:1990-08-17(中国香港)片长:130分钟

主演:梁朝伟 / 张学友 / 李子雄 / 任达华 / 甄楚倩 / 袁洁莹 / 鲍起静 / 吴宇森 / 

导演:吴宇森 / 编剧:梁柏坚 Patrick Leung/吴宇森 John Woo/秦小珍 Janet Chun

喋血街头相关影评

尼玛
尼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