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暴力片的重要作品之一,《喋血街头》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部电影是吴宇森电影公司的创业作(也是唯一一部作品),于1990年推出。这部电影在票房上非常失败,但它应该也算是吴宇森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号称是吴宇森的野心之作,与此前的作品, 如《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比较,似乎没有前者的华丽的枪战场面,而此后的作品,如《纵横四海》、《辣手神探》,似乎暴力的场面有所弱化,更注重叙事的流畅与故事结构的经营,真正赤裸裸的表现暴力的影片以此为最。
  《喋血街头》的背景是60年代的香港,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许是吴宇森对自己的青春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影片开头是一种怀旧的色调,而那些青春的记忆伴随的是对现实的无奈。三个香港底层的青年:阿辉(张学友饰演)、阿荣(李子雄饰演)、阿B(梁朝伟饰演)因为一次群架中失手杀人,被迫离开香港去越南冒险,在那里,他们又遭遇了越南的混战,在一个当地黑帮老大梁源盛那里,他们见到了来自香港的红歌星甄秀卿(甄楚倩饰演),阿辉与阿B都喜欢上了她,决心带她逃回香港,同时他们结识了黑帮老大的手下的杀手阿乐(任达华饰演),他也一直是默默的恋着甄秀卿,并一直伺机寻找带她逃走的机会,于是几个人一拍即合,展开了营救的行动,然而对于金钱和权势的贪恋此时已在阿荣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并疯狂滋生着,最后为了一箱金子终于反目成仇,在混战之中,为了避免被越共的军队发现,阿荣对准阿辉的头部开了枪……劫后余生,阿乐的脸上已留下永远的疤痕,对世事的看透让他心灰意冷,阿B从他口中得知阿辉还活着,于是前去看望,结果发现此时的阿辉已因为那颗嵌在头颅里无法取出的子弹而变成一个毫无理智的杀手,靠为人杀人而获取微薄的金钱以换取毒品,借以麻痹自己的疼痛,不忍心看着他像条狗一样活着的阿B对准他的脑袋又一次扣下扳机……经过颠沛的旅程,阿辉终于回到久违的香港,此时的香港已动乱不再,生活恢复了日常的平静,阿B见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而此时的阿荣靠着自己带回来的黄金与自己的手段,已俨然成为一个黑帮组织的接班人,就在黑帮的交班仪式上,阿B突然出现,手上的包袱里正是阿荣的头骨。最后的结尾有两个,其一是阿B与阿荣展开了长达20分钟的追逐与枪战,最后杀了阿荣,结局二则是砍掉了结尾阿B和阿荣那场差不多20分钟的追逐与决斗,代之以阿B就在阿荣的会议室里按住阿荣,像阿荣当初枪击阿辉一样,掀起他的西装下摆罩住他的头,然后“砰”的一枪,画面全黑。
这部影片,虽然在部分影迷和评论家的口中有颇高的地位,但当时却成为吴宇森的滑铁卢之作,投资2000万,却仅收回了800多万,除了票房的失利之外,在奖项的竞逐上影片同样失意,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虽然《喋血街头》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阿辉)等数项提名,但最后一无所获。
  然而,对于吴宇森自己来说,《喋血街头》是有意味的,关於《喋血街头》,吴宇森曾说:“我常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点浪漫、一点幽默、一点追忆和多些关怀,会使人生感到美好一些,故我常在电影中追寻他人的和我自己的浪漫。可是在现实中往往由於人与人之间的许多误解,却又教人心想浪漫不得,《喋血街头》可说是一个感叹。”虽然如此,关于此片的解读却一直局限于所谓兄弟情谊的描绘与人与人之间的背叛与忠诚,始终没有深入到影片表面故事的背后。
一般的评论认为这一出电影是纯粹的男性电影,而袁洁莹与甄秀卿在电影中其实只是作为配角出现,其实这种单性化的观点注定是肤浅的。如果女性在电影的表层叙事结构里仅作为配角而出现,那其实是因为在深层叙事结构里已经预设了她们的重要性。难道阿B与阿辉不是为了甄秀卿而兄弟反目,难道这一种男女情谊不是令人感动的?而且阿乐为了甄秀卿也是苦心孤诣。然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在影片中的两个女性都似乎是以与男性全体的情谊联系起来,她们似乎是与全部男性发生关系。这种关系不再是男女之间单独的关系。
在电影里,阿B要与袁洁莹结婚,却连喜酒的钱都没有凑出来,面对这一中尴尬,阿辉挺身而出,去与放贷者借钱,他似乎是把阿B的婚事看得重于一切,在路上遇到伏击,被人打破了头,在滂沱的大雨中,他不顾一切地及时赶到,终于及时把钱交到阿B手上,在这里出现了有趣的一幕,阿辉吵着要亲一下袁洁莹的手,袁洁莹显示出很讨厌的样子,但还是勉强答应了,然而阿辉却趁机亲了一下她的脸。当然,其实在剧中,我们通常的理解是阿辉为了转移阿B的注意力,而且为了显示自己头上的伤并没有太大影响,但从另外一面来看,难道阿辉不是对袁洁莹也存有一丝隐晦的爱意?在某个极端的欲望的反面是另一个极端的欲望。而且这种意味在某种意义上在影片的结局得到证实,当阿B回到香港,见到自己的儿子时,袁洁莹告诉他儿子叫做阿辉,我们无从揣测这个命名是由谁来确定的,但这从侧面证实了阿辉事实上与袁洁莹之间的特殊的情感的联系。
在电影开始阿B、阿辉与阿荣是三个兄弟,他们去越南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既是为了避开杀人的惩罚,也是为了一种朦胧的冲动,如果确切点说的话,也可以说是为了出人头地。在这里,他们的杀人与其说是一时的失手,不如说是蓄谋已久,但是后来为了什么发生误解,一般的观者可能会下意识地站在阿B与阿辉的角度,认为是为了一箱黄金,但其实如果站在阿荣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解读,那就是为了女人,在电影里有这样一场对话:

荣:我知道秀卿死了你们不开心,我还不开心呢,她死了不更好?少个人拖累嘛!如果船沉了那这箱金子就全没了!
B气愤交加,把箱子打开,一片片金条洒入水中。
荣:别再扔我的金子。。。要不然朋友都没的做!(枪指向B)
辉:你疯了!你开枪呀?你开枪我就打爆你的头!
B: 阿辉把枪放下。(转身对辉)把枪放下!
B:为了一箱金子连朋友都没的做!你还配谈朋友这两个字么?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正用枪指着你十几年的朋友!...十几年的感情!十几年的感情今天一下子全没了我们不再是朋友了...开枪吧!
辉:我也认识你十几年了,有本事你连我一块杀了!
荣:我求求你们不要逼我,我一生的梦想并不多,就为了一箱金子难道不可以吗(痛哭ing)

其实阿荣说的难道不是事实,难道这梦想不是当初阿B与阿辉的梦想?而在阿B说阿荣为了一箱金子连朋友都没得做之前,难道不是他们为了一个女人出生入死?所以与其说阿荣背叛了他们,不如说是阿B与阿辉背叛了他们当初的梦想。
关于结局,很多人对第一个版本很不满意,认为增加了过多的无谓的暴力场面以及过于冗长,对第二个结局,许多人也颇有微词,认为有一点过于简单化,而且不太真实。但从人物深层心理角度分析,我们认为第一个结局的剖析也许是更加深入的。结尾处,阿荣是被追逐的对象,阿B是追逐者,追逐者追逐的其实正是被追逐者的欲望的底线,不过对于追逐与被追逐的区分从来都是模糊的,不明晰的,互相转换的,所以我们可以视作这是一场角色转换的游戏,当他们来到夜晚的码头时,这正是多年前他们嬉戏的地方,其实时间到底过去多久是不清楚的,两人在这里展开激烈的车战、枪战,两个欲望互相吞噬、互相搏斗,最后,在阿荣已占有绝对的上风的时候,这时候,他完全可以一枪解决了阿B,然而吊诡的是,这时候他却并没有急于下手,反而把枪交到阿B的手里,要他再对着阿辉的头骨开枪,这时候的阿荣呈现出癫狂的状态,他对着阿辉的头骨喊话,叫它不要再吵了,这正是他无意识症结的显示,是他隐藏着的秘密的悔恨,所以在这里出现了转机,终于阿B寻找到了机会拔出另一把枪杀了阿荣。但,如果阿荣在这里不是故意的给了这样一个机会,所以其实阿荣是死于自己的欲望。
影片的另一个结局里,则更加的不可思议,阿B在黑帮开会的现场直接杀了阿荣,这其实与其说是可能的事实,不如说是阿荣的期望。
影片因为一次杀人事件而从香港逃离到越南,又再度因为一起杀人事件而从越南逃离回香港。仿佛陷入一个循环式的暴力的迷局,但在这迷局当中,人的成长过程得到揭示,而阿辉、阿B与阿荣的彻底决裂,也正昭示了主体的分裂与整合的不可能。


2006/12/23



喋血街头喋血街頭(1990)

又名:Bullet in the Head

上映日期:1990-08-17(中国香港)片长:130分钟

主演:梁朝伟 / 张学友 / 李子雄 / 任达华 / 甄楚倩 / 袁洁莹 / 鲍起静 / 吴宇森 / 

导演:吴宇森 / 编剧:梁柏坚 Patrick Leung/吴宇森 John Woo/秦小珍 Janet Chun

喋血街头相关影评

尼玛
尼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