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由郭富城主演的《父子》,也不知道怎么的,马上就想起了前阵子看的美国励志片《当幸福来敲门》。也许是两个片子中都有父子这个关键词吧!但是两者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
首先是故事性质上,《当幸福来敲门》是典型的励志喜剧片,全剧的过程虽然有不少曲折艰苦,但我们是感动,而这也是为了最后结局的成功做铺垫和反衬,越是艰苦到最后就越是感人至深,说白了就是要达到拍片的基本目的。而《父子》看下来一直是很压抑的。因为它是一个生活化的悲剧。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光亮与希望。
我个人觉得《父子》是部人性的悲剧。主人公周长胜在面临失业与饥饿时,选择了偷窃,而且是让他的儿子去偷。这是怎么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啊!依我看,周长胜是一个典型的平庸小人物,尤其是最后他没有勇气自杀。而他在片子中表现出来的好的方面(真的屈指可数)其实是固有人性的体现。但是我们在看完片子后对主人公并没有多少恨,至少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这深深地表现出了导演在处理情节故事手法上的高超。其实导演谭家明将我们的这种恨暗藏在了平凡而又真实的悲剧里。因为电影在叙事上生活化痕迹浓郁,这是缺点也是制胜点。缺点来说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它不能绝对地将平白的生活置于大众眼前。制胜点,正是因为其生活化,所以真实。我个人感觉《父子》很有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味道。我不说它像散文主要是因为它有点深度——作为电影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华语电影。
《父子》中无法掩饰的更多的是生活的真实与残酷,而在面临这种境况下人做出的选择与行动。我们对于主人公的恨基本上都转换为对生活沉重的嗟叹与无奈,以及对故事任务遭遇的同情。
再看看《当幸福来敲门》,它是很典型的好莱坞励志电影,我个人认为可以与《阿甘正传》相媲美。与《父子》相对照,取材同样的生活化,所以显得真切朴实。但是,电影表现出来的味道却截然不同——《父子》的浓重压抑气氛使我们感到社会生活的残酷和对幸福追求的艰难;《当幸福来敲门》的氛围则宽松多——这在侧面反映出了中美两国不一样的社会风貌。《当幸福来敲门》的人物在面临生活困苦时可以依赖社会救济,而我们的《父子》呢?偷窃真的可以说是很下策。当然这和两个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不同有很大关系,克里斯·加德纳聪明勤奋,有对幸福和理想的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周长胜则嗜赌成性,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出手打人,还欠了高利贷。这点上可以说周长胜要学学克里斯·加德纳的“自助者天助”的道理,虽然这是在看好电影后的题外话。
另外,本人觉得这两部影片在命名上很有意思。《当幸福来敲门》英文原名叫《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我想第一个(也许是中国人)也是最为关键的被这部电影感动的人是翻译这部影片的人。一般人都只是照着字面意思翻译的,况且影片中也提到了不少“追求幸福”的字眼。能如此准确且诗意得翻译出这个片名的实在是好呢不容易!这让我在赞叹影片时也不得不佩服译者的高水平。《父子》的命名多少有点牵强,感觉影片主要在表现的是周长胜一个人,虽然儿子BOY的出镜时间和周长胜差不多。而它的英文名是《After This Our Exile》,个人感觉好很多。Exile的常用义是“放逐,流放”。很有韵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两部电影

父子(2006)

又名:After This Our Exile

上映日期:2006-11-30(中国香港)片长:150分钟

主演:郭富城 Aaron Kwok/杨采妮 Charlie Yeung/吴澋滔 King-to Ng/林熙蕾 Kelly Lin/秦海璐 Hailu Qin/许茹芸 Valen Hsu/徐天佑 Tien You Chui

导演:谭家明 Patrick Tam编剧:谭家明 Patrick Tam/田开良 Kai-Leong Tian

父子相关影评

荀彧么
DJ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