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津安二郎,相比他毫无疑问的现实主义摄影风格,他的构图(或者说对场景的选取)到底是现实主义还是形式主义,这是一个在美学上有争议的有趣话题。小津对画面的高要求是出了名的,简洁到绝不会出现与他要表达的气氛不相干的杂物,唯美到每一次转场的风景都像是一幅画作,无论是工厂的气罐、小区的路灯还是居酒屋的灯笼都是即使在影片中一动不动看上十秒钟也不会腻的画面,这当然是出自他的精心布置——有一次拍摄的过程中,小津三次要把一个花瓶加入画面中,而摄影师三次移开花瓶,可以为证。从这个角度来说,算是相当形式主义的做法,然而,他的每一个场景却又是如此的逼真,不但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在那个年代的日本,还能给观众一种瞬间走进那时的生活的错觉,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

在我看来,导演做了什么不重要,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什么才重要,正如巴赞所说,“电影的作用是揭露舞台可能忽视的细节”,无论眼前的画面是导演精心策划了多久的产物,观众由此获得的感受才是试金石。

《秋刀鱼之味》给我的感觉就是带有强烈现实感的凄凉。

亡妻已逝,长子离家,本有爱女相伴,可为了她的终生幸福,不得不想法子让她出嫁,只剩下尚未长大的幼子相依为命,独自唱着《军舰进行曲》,环视空屋,满是落寞。其实这样的故事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更具有现实意义——计划生育政策来到第三十五年,传统的家族模式在现代化的都市早已土崩瓦解,代之以一个个独立的三口之家,片中父亲的境遇放眼望去比比皆是。正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相比如今你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的一系列丑恶嘴脸(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和压迫,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和压榨,各种狗血的情感争夺和拉扯),片中的家庭算得上幸福温馨,每个人都彬彬有礼,父慈女孝,儿子温厚儿媳懂事——正像父亲说服女儿出嫁时讲的:“现在这样很好。”——但却要亲手打破这短暂的美好幸福,去面对孤独的人生。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怀着责任感和善心去迎接别离之悲伤,而且这无可避免,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直面的人生阶段,我想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带有强烈现实感的凄凉之源。

说回片名,其实全片一次都没有出现秋刀鱼的实体,我本来恶俗地想象父亲在某天会一个人去老师的饮食店,然后老师会烤一条秋刀鱼,两人共赏秋刀鱼之味,小津没有让这样的狗血桥段上演,不过这名字当然不是乱起的,在日本文化中,秋刀鱼有着特殊的含义——日本人在结婚、就职、生子这人生三件大事的时候,都要吃秋刀鱼。这三件事的共同点就是与上一个人生阶段的离别,与青春作别,与单身作别,与二人世界作别,因此秋刀鱼本身就象征着离别。同时,吃货们又都知道,秋刀鱼内脏极苦,甚至影响肉味,需佐以柠檬汁或酱油方可调和。所以,用秋刀鱼的味道来诠释离别之苦,恐怕是最合适的了。

秋刀鱼价格便宜,在筑地市场只卖几块钱人民币一条,是超平民的食材,所以它的苦味也是人人在秋季都能尝到。秋风萧瑟天气凉,吃着报秋鱼,品味人生之苦,物哀之感油然而生,这苦涩的实感应该已经浸润整个日本民族,成为每年仪式化地体味现实的一个方式了吧。

秋刀鱼之味秋刀魚の味(1962)

又名:一个秋天的下午 / 秋刀鱼的味道 / An Autumn Afternoon / The Taste of Saury / Sanma no aji

上映日期:1962-11-18(日本)片长:113分钟

主演:笠智众 / 岩下志麻 / 冈田茉莉子 / 佐田启二 / 三上真一郎 / 吉田辉雄 / 岸田今日子 / 杉村春子 / 中村伸郎 / 北龙二 / 

导演:小津安二郎 / 编剧:野田高梧 Kôgo Noda/小津安二郎 Yasujirô Ozu

秋刀鱼之味相关影评

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