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头

现在很多电影公众号或者电影影评对一部电影会进行大量的剧透,或者对一些镜头语言进行解读。而这些内容,对于还未看过那部电影的观众,我个人不建议去看。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看过影评解读再去看电影会严重影响电影的观影质感。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说回电影,整体而言,《米花之味》的质量非常不错。没看过的建议去看看这一部排片很少的电影。(所以,没看过的影迷们就此停住阅读吧)

这部电影的导演鹏飞并不忌讳自己在电影中“模仿”的风格,从有关鹏飞导演的采访中就可以看到导演对一些日本导演非常的喜爱。所以,从电影开头的特写那一段,就能看浓厚的日系电影感觉来,加上配乐是铃木庆一,整部电影的日系风格是国内电影中少见的。同时这样的风格也是非常具有活力的,这种活力在国内电影风格相对成熟稳定的体系下无疑是极好的。这和我看《大佛普拉斯》后对台湾电影的活力赞叹是一样的。(台湾电影看的不多,但从看《一页台北》时,我就觉得台湾电影还是一直有活力。同时,现在广为传播日本电影走下坡路的论调,我也一直不敢苟同)

这种活力虽然是建立与导演潜移默化对一些导演的模仿,但放在本土环境中,对于故事的构建却是极好的:日系电影那种人情世故的平淡,配合精美的画面和音乐,会悄然的融入观众的心中;而本土故事中对于女性、留守儿童和信仰等问题,以谐趣克制手法处理,“隐”而不发,增加了立意的深度。这两者结合,便相得益彰。

具体来说,日系风格多在特写镜头的时长和转换以及背景音乐等,熟悉日本电影的影迷都很熟悉。其中还有很多小桥段也很类似日本电影,比如喃杭同学大嘴上下车那段,总感觉是像极了北野武的手法(所以,新电影就要先看而后读影评,不然观影过程中可能会出戏跳戏)。而克制的处理,以女主夜寻喃杭,最后在网吧外等了一夜。以及喃杭好友死去,女主和喃杭在台阶前穿鞋时的对话,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一处理手法的存在。特别是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导演用很小的一段平淡的转过,很克制不煽情。

至于电影想要表达东西,也因为这种偏日系的风格和克制的做法,变的有些散。有些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电影,总会觉得电影看完,得不到明确的主旨。这可能是被现在的一些商业电影养出了刁口味。其实,这种风格的电影更多的是在观影过程中将要表达的东西像日常感悟一样,由观众在观影中接受。这种感悟不是明确而刻意,而是平常且主观。一如是枝裕和一些电影的做法。

而这些表达的方式,注定会有一些观众不喜欢。

综合来看,这部电影虽然不错,但属于一部模仿大于开创的电影,不过两者的结合确可以相得益彰。毕竟这只是鹏飞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很希望鹏飞导演可以走出一条自己风格的道路。



米花之味(2017)

又名:The Taste of Rice Flower

上映日期:2018-04-20(中国大陆) / 2017-07-23(FIRST青年影展) / 2017-09-02(威尼斯电影节)片长:95分钟

主演:英泽 Ze Ying/叶不勒/叶门/叶拼/林晓初 Xiaochu Lin/茶艾南

导演:鹏飞 Peng Fei Song编剧:鹏飞 Peng Fei/英泽 Ze Ying

米花之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