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9-08

汤包 • 平安米:香港密度

当我们在谈论一座城市的时候,往往习惯给它贴上各种各样鲜活的标签,“富得流油”,“穷得鸟不拉屎”,“高效”,“慵懒”等等。我们用各种指标来量化它,“GDP”“CPI”“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程度”,以希图勾勒出这座城市最粗的那几根线条。香港被冠名的,往往是“速度”和“资本”。

纪录片《平安米》讲述的是一个在孟兰节这天,香港老人排队等候派米的故事。天气悄然转变,现场摩擦不断,老人们怨声迭起,连身经百战的香港阿sir似乎都变得焦头烂额。结实的铁马将市民限定在预先划分好的区域,连同警察手里的大声公,都在传达着一个命令:不可逾越。

看似简单的剧情里,弥漫着水落石出的惨烈。

充沛的空间是一种实力和地位的体现,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传达出一种有教养有气度的泰然。相反地,处在拥挤嘈杂的环境里,多数是物质贫瘠的体现。以密度大小为特征,人被分成不同的阶层。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香港。发达的商业体系以最大的开放程度将市民纳入其中,然而消费却在宽敞精致的奢侈品店和狭小简陋的小店铺细分;法律规定的最低楼间距给予我们宽敞的公共空间,区别却在高档住宅和邨屋中显现。

《平安米》正是这种关于权力空间的隐喻。

在资本和权力的调控下,同一阶层的人被划分到同一领域。他们有着相同的质地,相同的属性,他们相互挤占,相互认领。每个人是每个人的回声,每个人是每个人的倒影。源源不断地有人加入,源源不断地有人逃离,风吹磐石般的影响着这个场域,却不闻一声巨响。在张不开手的缝隙里,呼吸艰难,移动艰难,几十年过去,甚至看不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平安米》里,导演克制地记录下了这一切,不加评判,也没有如观众所希望的那样上去帮走路都走不稳的老人扛一袋米。其实在香港很多的电影里,都有这种残忍的细画。黑帮电影里街头械斗枪口和伤口的距离,麦兜里马尔代夫和海洋公园的距离,广场里资本和廉价脂粉的距离。只不过香港人善于自我鼓励,以TBV式的自嘲和乐观稀释现实的沉重。

然而这个群体所能得到的,或许也就只有米了。


平安米(2002)

又名:Rice Distribution

片长:34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张虹 / 

平安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