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32岁的中年男人,在婚后的其中一个晚上饿了,吃宵夜时,随手点开了这部电影。东西早吃完了,电影却看到结束。
《你的婚礼》拍的有诚意,可我远没想到第一篇影评竟给了它。我有看完电影看影评的习惯,自己从不写。一直以来都以为第一篇影评,一定会献给一部史诗、深刻,或是别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意识到我要给它写影评那一刻,原来这些年,我只是假装一个成熟的男人。谈吐有条理,神情淡定,内心沉稳,拥有更多的理性,在工作中、家庭中,或是行走在路上。
电影里有三个元素,爱情、义气、现实。通过它们来表达隐藏的目的——基础的人性和道德底线。这三个元素都不是目的,爱情是主线,义气是剧情发展的工具,现实则是剧情冲突的套路手法。
之所以说拍的有诚意,是因为它抓住了让人揪心的不完满,也把太夸张和太寻常的情节,表现的较自然,当然演员的功劳也有。青春爱情电影,离不开这三个元素带来的情节,但它处理的不错。生硬的地方仍有不少,不打算讨论,只聊聊它隐藏的目的。
电视剧版的《悬崖》有很多好的台词,例如两次提到艺术家:“艺术家都是感性的,他们既冲动又愚蠢”。一个不错的导演,勉强算半个艺术家的话,他们常常走进“想当然”的误区,想当然之后,就会感性主导而逃避问题,心灵陷入自我理想化的修复过程。拍出来的电影总是欠佳。
好的青春爱情电影,很容易诞生,但还没有。容易诞生并不意味着容易做到,其中最大的槛是导演能否严格自律。
青春、爱情,多好拍的题材,随便几个元素,读过书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很多人的人生,在青春结束时,也结束了半打。青春、爱情,不仅动人,还能召唤杨柳般无限思忆。导演足够自律,那就不会将就,不会将就则意味着剧本打磨要花去更多时间。
我演练一下导演从“想当然”开始,进入的一系列错误。当某个电影元素出现,情节和发展随之而来,要使它过渡的自然、生动、特别、观众有共鸣,必要时还得有深度、留白、暗线等等,这考验着实不小。没有遇到困难还好,一旦遇到困难,此时艺术家思维开始蹦出来开始逃避。觉得我够努力了,这样好像还不错,多看几眼多复盘几次,真是越看越合理甚至越好。剩下的不足或没想明白的,有但微小,此时开始头脑主动修复不足,直到理想化,最后出来成品…… 旁观者看问题依然在,自己却看不到了。一部电影要是多来几处这样的剧情,那就越来越糟。那么,什么叫严格的自律呢?有不足的情节,够努力了,就得舍弃,丢掉并且头也不回。想要好,花更多的时间用其它元素或情节替代是最好选择。
多少走在路上的艺术家,缺乏这项自律。多少作品,离优秀就差这几步。
青春、爱情,从校园讲起,跨越十五年,三个元素,足够了。但主要情节,都差意思,这是它的不好。
可回到隐藏的目的,它有诚意。基础的人性和道德底线,贯穿始末。
高中,用了家庭背景来错过;大学,用另一半来错过;毕业后,用社会责任来错过;步入中年,用婚礼来错过。
其实,大学和毕业后,都是一方有了另一半。当下时代,责任这件事,对象牙塔是包容的,对社会人是苛刻的。所以它们不是都被另一半而错过,男方是因为出社会了,责任更具体明晰。换言之,如果在大学象牙塔时,女方就是甩了现任而回归初恋,并没有那么不耻。全片最深刻的一处,是在毕业后,男方背着女友带女主散心,在海边把心躲在圆柱灯塔后,欲望冲破底线,想吻上去。
这一幕以女方的主动离开而结束,也带出了全片最大的一场戏剧冲突。我们在基础人性之一的感情和生理欲望面前,面对社会责任和道德的约束,无解。我不想站在政治正确的角度,给出肯定是选择道德底线的答案,挑战人性的东西一般都深刻且无解。
这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情节。我想,绝大部分的观众,在这场戏他们想亲吻之前对视的时候,心里预想的都是男方想吻,可是及时清醒并停止了。这不光可以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也为剧中人设不那么龌龊而让观众更抱有清纯的幻想。可结果是女方主动离开,这就给观众留下了人性的思考。对于那些单一想着渣男的群体,这个冲突显然是败笔。电影、文学等,不应该只迎合肤浅群体,不应该逃避人性复杂,不应该想当然的自我理想化。我们的世界和社会规则,并不只有当下这种形态。它在未来是怎样的,取决于人心所向而产生潜移默化,最后约定俗成,而后代又继续将其演变。人性的正确没有终点,只有过程。
青春、爱情碰撞出的元素,这个题材要拍的优秀,太容易了。真的很希望未来有一部花了足够多时间和自律拍出的此类电影,去弥补很多人那来不及哭泣便已消逝的青春。
我看过的电影不多,讲欲望和束缚最好的电影,推荐李安的《卧虎藏龙》。



你的婚礼(2021)

又名:My Love

上映日期:2021-04-30(中国大陆)片长:115分钟

主演:许光汉 / 章若楠 / 丁冠森 / 晏紫东 / 郭丞 / 王莎莎 / 梁靖康 / 刘迅 / 

导演:韩天 / 

你的婚礼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