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飞机失事,一群唱诗班的孩子流落到一座孤岛上。从精诚合作到团体分裂,逐步升级到暴力争夺生活资源和生产工具,直至无视生命残杀同伴。而行为实施者全部是儿童,这才是最残酷的地方。

其实看到这部电影,不得不提美国近年的美剧《迷失》,飞机失事、荒岛求生、野猪出现、善恶对立、互相倾轧、权力争夺……何其相似?只是《蝇王》讲述的是儿童的世界,《迷失》表现的是成人的层面。

在远离原本的生活,是不是就可以摆脱人伦道德的束缚?没有了监督机制,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站到了权威位置,是不是就可以自私残忍为所欲为?新制度的建立后,是不是就可以任意践踏旧有的一切?

《蝇王》中,努力维护民主制的拉尔夫从最初的受拥戴到被极权代表杰克驱逐追杀,文明就此失落在了荒岛上(而有意思的是《迷失》中民主主义代表的角色名字却叫“杰克”)。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依仗着原本的经验去生存,努力回到旧有的生活中,这如同人从梦中惊醒后的条件反射。而因人性的黑暗使事件的走向脱出原轨时,力挽狂澜的人会是谁?具有牺牲精神的人会是谁?希图黑暗统制的会是谁?维护不同阵营的人又会是谁?

《蝇王》中都能找到这样的代表人物和桥段。其中,拉尔夫和皮吉去索要被抢夺的眼镜(作为生火的工具)时,代表民主与极权的领袖拉尔夫与杰克执木矛进行拼斗的方式正式对抗上。胖孩子皮吉手持着代表民主言论的海螺,大声提醒伙伴们要郑重考虑认真求救,而不是长远的未来都在荒岛上耗费。而忧患于同伴命运的皮吉不但没有被尊重和理解,反而被山头滚落的巨石砸死。让人恐惧的,不是倒下后鲜血满脸的皮吉,而是慢条斯理放下手中木矛,把岩石推下的罗杰。罗杰是狩猎头领杰克的拥护者,能把谋杀进行的理智而冷酷,这已经不是孩子的游戏,而更象一场残忍的战争了。

孩子本是天真纯洁的象征,但电影中如同魔鬼一般行事的也是一群孩子,泯灭了人性美好的孩子。究竟是无序的环境使恶滋生,还是失去了约束的规则释放了人内心的黑暗?无论人之初是恶或是善,儿童尚且如此,成年人的世界只会更为复杂。趋膻逐臭是蝇之本性,如追名逐利人之蝇营狗苟。电影中一帮孩子的战争不过是成人世界的缩影罢了。


另,根据百度到的——《蝇王》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原词为“Baalzebub”。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蝇王Lord of the Flies(1990)

又名:苍蝇王(台) / 童年无悔

上映日期:1990-03-16(美国)片长:90分钟

主演:巴萨扎·盖提 / 詹姆斯·戴尔 / 克里斯·福尔 / 丹纽尔·比波利 / 安德鲁·塔夫特 / 爱德华·塔夫特 / 加里·鲁尔 / 特里·威尔斯 / 安格斯·柏根 / 

导演:哈里·胡克 / 编剧:威廉·戈尔丁 William Golding/Jay Presson 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