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几次不同视角的剪辑利落地交代了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偷窥者与被偷窥者。当然,导演通过对画面布局的安排暗示了更多信息,例如,女主的家以暖色调为主,她出现的镜头多清晰,明朗,而少年总出现在阴冷的球场,无人的走廊和办公室,且行为拘束,灯光以阴冷的蓝色为主,常伴有阴影。这些不仅暗示了女主在明,少年在暗,也是对二人性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暗示。其中有一处细节,女主将高跟鞋脱下放在桌上。高跟鞋,作为具有强烈女性特征的物品,被放置在非常规的显眼位置,其中性引诱的意味十分强烈。而后镜头跟随女主来到卧室,一张鲜红色的双人床赫然在目,此时,导演的意图明确无疑,这是一个在性爱方面十分成熟的女性,而红黄橘混杂的色调象征着她对性爱热情与奔放的态度。反观少年,砸玻璃,私闯办公室,偷望远镜,行为边缘化,同时伴随他的是阴暗的冷色调,给观众一种阴郁的观感。我们几乎可以判定,这是一个内心孤独的少年,习惯于对外界保持距离,而他对性爱的态度,在这里也埋下了一处伏笔。在紧接着少年的偷窥视角中,女主的情人出现,并开始与她缠绵。镜头转向少年,他挪开望远镜,表情略带犹疑,随后选择离开,主动放弃了对一场性爱的窥视。窥视本身就带有猎奇心理,性爱的私人性和隐秘性导致它常常成为偷窥者猎奇的对象。而少年却刻意躲开女主的性爱场景,可见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并非他渴望从偷窥中所得到的东西。这是,少年的偷窥被从一般的偷窥者的猥琐中划分开来。观众开始怀疑,少年偷窥女主的真正缘由到底是什么?
而后的情节清楚地告诉我们,因为爱情。
谜底之所以揭晓,是因为少年亲口说出了:我爱你。女主再次被少年的把戏捉弄,结果被邮局的人羞辱一番。她怒气忡忡地离开了邮局,就在这时,少年忍不住了,追上去告诉女主真相——我之所以骗你来邮局,是因为我想见你。一场暗恋就这样被自己打破了。女主自然无法接受,于是少年也不多纠缠,懊恼地离开。
看到这里,观众自然会奇怪,少年所说的爱情,究竟从何而来,具体作用在女主身上,又是怎样的呢?也就是说,少年为什么会爱上女主,他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爱情?
少年对女主产生爱情的原因,电影中并未说明,而是将它设定为本片的假定前提。当然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的蛛丝马迹去推测这种爱从何而来。少年并未同父母住在一起,而是和朋友的母亲相依为命,言辞中对双亲也比较含糊,也许母爱的缺失导致少年更倾向于对成年且成熟的女性产生依赖心理。再者,这一偷窥行为原本是少年的朋友在做,只是朋友走后由他接手。于是一个特定的成熟女性进入他的视野中,在长期的偷窥观察中,少年的内心滋生出熟悉与依赖的错觉也未必不可能。
不过,爱情是种种机缘巧合碰撞摩擦而蹦出的火花,它就是来了,怎么解释都行,怎么解释都不为过。反之,爱情没到,怎么求也求不得。
女主回到家,不但没有将窗门紧闭,反而主动与情人交欢,挑衅般地在电话里对少年说:“祝你偷窥愉快。”女主的情人得知有人在偷窥他们,赶紧扯过床单将赤裸的身体裹起来,神情窘迫。而女主在一旁看男人们出洋相,却洋洋自得。
少年挨了情人的打,却依旧默默地给女主送牛奶。女主猛地开门,将少年撞倒在地。而后,他们进行了一场重要的对话。
女主问:“你为何偷窥我?”
少年回答:“因为我爱你。”随后又补充道:“是真的。”
这时女主轻轻一笑,听着有点嗤之以鼻的意思。随即问道:“你想要什么。”
少年回答很短促:“我不知道。”
女主的神情由戏谑转为疑惑。说爱我,却又不想做什么。大概女主从前从没见过如此奇怪的人,或者说,在女主看来,爱,居然不随强烈的目的性,这算是爱吗。
于是女主再次发问:“想吻我吗?”少年说不。
“还是上床…我是说和我做爱?”
少年再次否定。
女主彻底陷入茫然。没有肢体接触的渴望,没有明确的目的,少年的这份爱对女主来说,实在有点不着调。两人的这次对话发生在楼道的窗口,这是一面四周被涂满红色颜料的玻璃窗,只有中间一格是透明的,外面白茫茫一片。这样的红白搭配还出现在女主的卧室里,前面提到女主有一张鲜红的双人床,象征着浓烈的性欲,可是女主翻开床单我们会发现,床的里面是惨白的床单,与它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这可以看作是对女主生活状态的隐喻。这样一个充满了爱欲与激情的女性,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做起爱来风风火火,连面对偷窥者都是一副挑衅者与挑逗者的姿态,仿佛她可以轻松控制情欲,甚至凌驾于情欲之上。而电影中这个有点怯懦的少年,则完全应该在她的股掌之间。可此时女主却露出困惑不解的表情,在这场对话结束之前,导演都没有再安排她恢复之前那副了然于心的快活神情。也许,女主的生活就像那床被子,被少年的出现掀开了一角,而里面,居然是苍白的。
然而少年还是为了爱做出了行动。他约她去咖啡馆坐坐。很显然,他想要了解她,不仅仅通过望远镜去窥视她的生活,他还要真真切切地认识她,了解她,和她聊天,知道她的喜好,亲耳听她的悲喜,亲身参与她的生活。
苦苦暗恋一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少年就像是刚学会飞翔的小鸟,拉着牛奶车疯狂地在社区里奔跑,风中尽是狂喜。而被他不小心撞到的路人,也被他的喜悦传染,莫名地笑起来。这大概是全片最快乐也最不压抑的片段,极致而唯一。
然而,很快这种欣喜就被女主打破。在咖啡馆内,男孩特意穿了一套与稚气的脸庞实在不相符的老式西装,他想要变得成熟一点,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他的内心也许在隐隐不安,他知道这是一个成熟的女性,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而为了让自己的爱看上去没有那么相形见绌,他只好套上不合身的西装来压压气场。可惜,这样却使他看起来更加捉襟见肘。 少年羞涩地连头也不敢抬,低声说道:“我爱你。”
女主似笑非笑地回答:“这世上没有爱。”
男孩抬头,认真的说:“有。”
女主说:“没有。”
表面上,他们俩的分歧在于,一个涉世未深,相信爱情,一个饱经世故,不信人间有真情。女主带少年回到家,在得知少年对性毫无经验之后,便主动要求少年触摸自己的下体。少年惊慌失措,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爱人面前失控,呻吟。这时女主平静地说,你看,这就是爱。少年夺路而逃。
女主对于性与爱分得很开。原本观众看到她与情人那样激情四射,甚至为了争吵而哭泣,会以为她对情人的爱很深。却不想,女主并不相信爱,她否定了世界上的一切真情,更不会相信少年通过偷窥就与她产生了共情这种滑稽的说法。她抓住少年对于性的羞涩与无知这一弱点,成功地将自己对于爱情的观点表达出来:所谓爱情,不过是性爱高潮时所产生的幻觉。追求爱情,不如追求性。
她像个循循善诱的猎人,一步步将少年引入自己所挖下的陷阱里。每个人都拥有自主表达价值观的权利,只是表达时的态度与对象很有可能决定一件事的走向。导致少年落荒而逃甚至割腕自杀的并不是她对爱情的拒绝,而是她对爱情的戏谑,对求爱者的傲慢态度,亵渎了少年对待爱情那颗虔诚的心。傲慢与偏见,这在女主一个人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对于普遍的爱情的偏见,这倒不足为奇,个人的不幸经历或者受到某种思想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消极的爱情观。但是,与少年的真挚相对应,女主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在嘲笑这个什么也不懂的少年,仿佛只有她看透了这个世界无情的本质。这种倨傲蒙蔽了她的双眼,她不明白,既然她可以真切地相信这个世界没有爱,那么别人也可以真切地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爱。她把少年当做一张可以任意涂鸦的白纸,自以为是地向他灌输自己虚空的价值观,殊不知在那个她将牛奶打翻,浑身瑟瑟发抖的夜晚,少年的眼角曾流出多少感同身受的忧伤。
导演想在这部片子里探讨的,并不是无性之爱是否成立,更不是否定性在爱情中的作用。他想要讨论的是,除去性,爱情中还有多少是产生于心灵和共情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少年逃跑后,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女主慌忙翻出了望远镜,开始窥视少年的动态。他们的角色互换了。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不相信爱的女主,实际上已经开始为少年而牵肠挂肚。
“80年代,西方三位学者搜集了2400多种英文的爱情小说和诗歌,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了成为爱情的三条规则:第一,性,第二,吸引力,第三,关注对方,时刻想着对方。”(出自《为什么性革命总在政治革命之前》,潘绥铭著)女主开始向各处打听少年的消息,为少年的性命而忧心忡忡,整天守在窗口,用望远镜窥探着对面房间的一举一动。终于有一天,少年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邮局,女主的欣喜溢于言表。看来,她已经陷入了她从前不屑一顾的爱情中去了。
只是可惜,上帝对傲慢之人总有惩罚。“我已经不再偷窥你了。”少年看着她,淡淡地说道。
沉溺于性爱的女主低估了人对爱的渴望,也高估了爱的承受力。爱究竟是什么呢,导演并未给我们精准的答案。这也正是大师的高明之处。爱有时坚固,有时脆弱,之间的界限暧昧不清,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都可将它压垮。所以我们才要小心翼翼地对待它,周旋于其中,也许女主那副不知所措,恍然若失的脸才不会成为我们的归宿。
第六诫,你不可奸淫。即使一本正经地讲道理,也讲得柔肠百转,这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啊。

爱情短片Krótki film o miłości(1988)

又名:情路长短调(台) / 关于爱情的短片 / 情诫 / A Short Film About Love

上映日期:1988-10-21(波兰)片长:86分钟

主演:格拉日娜·沙波沃夫斯卡 / 奥拉夫·卢巴申科 / 斯特凡尼亚·伊文斯卡 / 比奥迪·玛查里卡 / 阿图尔·巴奇斯 / 汉娜·霍伊纳茨卡 / 斯塔尼斯拉娃·加瓦里克 / 托马斯兹·格拉多维斯基 / 拉法尔·伊穆布罗 / 杨·皮科辛斯基 / 克雷兹耶托夫·考普佩尔斯基 / 杰罗斯拉娃·迈克勒斯卡 / 玛乌戈扎塔·罗日尼亚托夫斯卡 / 额米莉亚·兹沃克斯卡 /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茨 Krzysztof Piesiewicz

爱情短片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