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假。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说的就是,所有那个年代曾经听过肖邦演奏的人都很幸运,非常的幸运。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巴尔扎克,这个时代有帕格尼尼,有李斯特,有肖邦……不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我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有后人来判断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一个伟人辈出的时代。

不过豆友说的“没想到美帝也拍这么昂扬向上的片子”确实。刚开始我真的被小肖邦的苦大仇深的表情动作神态震撼到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人物,一个是老教授,一个是李斯特,一个是乔治桑。

老教授是因为他太牛x,太搞笑了……演员很给力。其实肖邦(以下均指代本片中的肖邦)后来被一起看电影的广大人民群众哀叹的对乔治桑类似于言听计从的性格跟他的父亲和这位professeur不无相关。这位教授扮演者类似于父亲一样的角色,在肖邦的人生中。虽然他的固执让人觉得给力(而不是像乔治桑让人觉得很厌烦),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固执和坚持让肖邦形成了相对懦弱的性格。

我打算插入乔治桑,虽然我还没有写完老教授。因为乔治桑的行为让观众厌烦。

乔治桑是一个被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孩纸们嘘了再嘘的角色。(我觉得演员虽然不错,但是没有演到(我自己理解)乔治桑对于肖邦的爱。这个爱不仅仅是占有,我认为。这个演员始终演的是强势的乔治桑,她也是有柔情的。我认为最后在肖邦临死前部件肖邦,是乔治桑对肖邦的另外的一种爱。)

我猜乔治桑是一个狮子座,因为他的性格“为什么要管那些庸俗的世人的眼光!”“我成为现在的我的代价就是不断的忍受别人的眼光!”(大概是这样,忘记具体的台词)很独立,无视世俗,有些虚荣,有些不会体会其他人的人生,强行加载自己的意志在别人身上……后来发现是巨蟹座,不是7月份的尾巴,而是7月份的头。

他成就了肖邦——她的文章是唯一赞美肖邦“是这个时代冉冉的新星”,他将因为民族愤怒而无法继续演奏而遭到批评的肖邦带回人们的视线(当然还有李斯特,我们以后再说),他带给肖邦稳定而物质的生活让肖邦写出了夜曲等无数华丽而优美的曲子(为什么不可以华丽?)。

同样他也毁了肖邦——他编造谎言(虽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为什么一个人可以代言另外一个个体?但是我很好奇的是,当教授寻找肖邦的时候肖邦在听到教授的呼喊的时候明显停止了一会儿又重新开始弹奏,这说明肖邦自己也不想见教授么?)让肖邦疏远教授which让我很揪心。

当我看到教授不遗余力的为肖邦辩解撒谎,看到他生活在小小的阁楼已重新交小朋友弹琴为生,看到他见到他的学生需要一个中介的帮忙,看到她发现自己的学生似乎不愿见他黯然离去的佝偻的身影,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乔治桑那个老女人(允许我在这里这么称呼他),我真的感到很痛苦。她同时让他回到华丽,不再碰(虽然肖邦从未忘记)壮丽凌乱而又有力量的波兰舞曲。

我觉得他持有的观点无可厚非。每个人出生在不同的环境,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同他所说,肖邦再自杀。如果肖邦不去为了祖国募捐巡演,而是继续和乔治桑生活下去(假如他依然不曾去想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什么),对于肖邦本人(不管后人如何评价)相比也会很快乐而且长寿,会带给我们更多优美的曲子(也许有时候他回忆过去的斗争岁月,也会写出一些稍显壮丽的音乐)。这样也未曾不好。

但是像教授所说。肖邦他不是这种人。

我觉得其实嘘乔治桑的人站在同样的立场完全可以嘘老教授。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坚持的东西而已。乔治桑只是自私了。可是自私,每个人都很自私,都想紧紧握住自己热爱的,不想被别人夺走。

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嘘乔治桑。也许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强势的女人?

回到老教授。老教授使这个电影的亮点啊~太可爱了~额……基本上也就这样了==

最后就是李斯特。当时在看音乐史的时候就为李斯特这个人感到奇葩。他真的很牛x。他不仅是慷慨的将众多伟人带到世人的面前,他更是红娘啊~

发现重点竟然是乔治桑==等那个时候的记录拿到手了,再做修改……

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1945)

上映日期:1945-01-18片长:113分钟

主演:保罗·穆尼 / 梅尔·奥勃朗 / 柯纳·王尔德 / 尼娜·弗彻 / 乔治·库鲁里斯 / 霍华德·弗里曼 / 斯蒂芬贝凯希 / 

导演:查尔斯·维多 / 编剧:西德尼·巴其曼 Sidney Buchman/恩斯特·马利斯卡 Ernst Marisch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