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来自于残雪的一部同名中篇小说《在城乡结合部》,就像我看这部电影一样同样出现在几年以前,今天早晨我重新打开这部电影,是因为他勾起了我某些记忆深处的东西。
   残雪的那篇中篇,一如既往的展示她的个人风格,迷幻梦一般的场景、个人式的絮絮叨叨、冷静而抽象的描述。在那场关于城乡结合部的梦境中,残雪展示了一个精神流放的梦幻空间,那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规避,因为对于客观生活的无法介入而导致的一种陌生化,同时又是一种向往,一种对精神世界解放的追寻,离开城市,离开乡村,因为城市和乡村是一种客观物质生活的象征,而唯有在城乡结合部这个处于两者之间的边缘空间才能让她感觉稍稍踹口气,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至今记得那篇文章中描述的一些支离破碎的场景:城市是大笼子郊区是个小笼子、保安的枪、人们冷静的眼光、使劲扑腾的鸡、懒洋洋等死的老狗、无孔不入的噪音、随处可闻的骂骂咧咧声... ...这一切都让她既害怕又迷恋。
   后来我在《西海村》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同样的空间,初次观看还是在07年的大声展,在那届大声展上我一共看了两部电影,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偶然,另一部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笠人的《草芥》,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都有着和残雪一样的气质:在一个狭窄憋屈的边缘空间里追寻被流离的精神世界,与《草芥》夸张的超现实视觉风格不同的是,《西海村》更内敛冷静,冷静到让人不寒而栗。
   《西海村》的男主角只是一个在村庄即将拆迁之际对未来世界困惑的青年,他游荡在村中的每个角落,从锁门,到上厕所,到遇见其他人,到买早点,直到走到海边遇见一个女子最终与她发生冲突并试图发生某种关系,最后索然无味的离开,独自默默走进大海。一个简单的叙事,一个镜头开始,同样的一个镜头走向结局,在这里,这个即将消失的村庄就是主角心中迷恋的精神世界放逐的空间,而与之对立的一街之隔的城市就是精神沙漠化的符号,在这块最后一块精神净土即将消失的时刻,他唯一能做的只是最后看它们一遍,然后走向自己的末路,直到遇见海边的女孩,在这里,导演设定了一个转机,或许刚开始他相信爱能够对未来的世界带来转机,于是有了男主角的欲望冲动,在短暂的挣扎以后,男主角最后选择了放弃,或许在他看来,失去了这个能够让人喘气的空间,即使有爱也是憋屈的,于是他最后选择了离开。
   这部电影带着一个城乡结合部记录片的外壳,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记录片,他更对的是一个展示导演内心世界的个人主义影片,高文东是个诗人,他敏锐的感知力一直在折磨着他,他努力想去表现一个人在对现实生活感到绝望而走出最后一步的那种困境,而同时他有怀有一种莫名的救赎情绪,试图挽回每个独立的生命。在这里,城相结合部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社会学现象,他更多的是展示了导演内心的一个向往的精神放逐的空间,就像残雪笔下所描述的那个梦境一样,这里是逃离的地方、是自由的呼吸、是一个让人感觉被边缘化却能够喘气的地方。然而可悲的是:现实无处不在,精神无处飞升,人们就像一群使劲扑腾被关在笼子里的家鸡,却飞不上蓝天。
  
  

西海村(2006)

上映日期:2007片长:31分钟

主演:王生锋 / 张娣 / 

导演:高文东 / 编剧:高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