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子 原创 (全网应该也只有我一人从纯粹的叙述学理论去分析这个电影)

交换身体设定在喜剧作品里一直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羞羞的铁拳》《变成你的那一天》和《你的名字。》,但专门研究分析交换身体的文章却很少。

正巧2023年的喜剧电影《交换人生》是又一部讲述身体交换的作品,就从这部电影开始聊聊交换身体所带来的人文关怀,以及《交换人生》是如何做到全面利用“交换身体”这个点形成教科书式的喜剧风格。

和很多喜剧作品不同的是,这部电影里大多数喜剧或笑点,都;来自交换身体之后集中产生的落差感与观众视野的智识优越感。

更进一步的是,《交换人生》并没有采取比较容易成功的男女性别互换的方式,而是用一种童话式的手法,用玩具许愿机大胆将一个18岁少年和35岁成年人的身体进行交换,并从他们的视野中窥探不同的人生以及差异的体验。

首先,让我们浅聊一下身体交换类的影视作品会带来怎样的视听体验。

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视听体验,就是视觉形式的陌生化。由于这种陌生化挑战了人们对于完形心理的认知常识,也就带来了不是他自己的身份所应该表达的内容,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变形感。

按照潘可武老师的说法,可以将其称之为“非逻辑美感”。尽管观众在理性层面上接受了这两个人的身心互换,但在视觉层面上还是非常不习惯,而正是用这种不习惯所带来的别扭性也就打破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从而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阻距感。

当然,观众对于身体交换类作品的期待不仅如此,他们还希望看到在交换结束之后换回自己的身体时,由于记忆和经历所携带的痕迹,能不能够影响性格并且改变故事的剧情?

在很多作品中都会对此有所展现,形成一种更加延长的表现方式。 比如《你的名字。》[3] 里,交换身体的二人在结束交换之后,他们的记忆快速流失,其中的主体性意识也在不断丧失。可是尽管已经忘记了对方,却还保留着有对方思想的痕迹,于是才能在漫长岁月里最终偶遇彼此。

而在《交换人生》中,因为交换两人既不存在恋爱线,也不存在相识线,小谷与仲达在电影开始时可以几乎可以算是陌生人。这点改动使得该片突破了传统交换身体类型作品的窠臼,他们的交换所带来的的体验也随之变得非常新鲜。仲达不熟悉小谷的家庭故事,对他们家的记忆可以说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自己到处翻找的“不值钱的小东西”其实才是一家人的至宝。小谷也完全不知道仲达的过去,律师所需的学识与过去,所以他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上法庭为老奶奶辩护,他所能想到,只有用自己朴素的情感表达传递自己的价值观。虽然他们交换结束之后,未必还会想起对方,但这种错位的经历让小谷能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们再谈一下身体交换所产生的喜剧感。

根据尼古拉·哈特曼的说法,喜剧感的体现根本是在于让人产生某种透明的错觉:也就是说在观察者的面前,某种属于深远内层的东西被虚构为成为伟大重要的事物,为的是最后化为某种无意义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低劣卑劣的东西以高尚堂皇的面目出现,第二无足轻重的东西以异常严重的面目出现。

身体里是仲达的小谷,与身体里是小谷的仲达,不就是这两种类型的典型风格吗?一个是用青少年人的身体想闯进成年人的局中却屡屡碰壁,经过层层人工服务转接之后,还是根本联系不到暖心鞋的吕老板。另一个是用成年人的身体假想成年的生活应该如何扮演,但没想到还是少年的那些游乐场所才能真正唤醒金好的共鸣。

喜剧的体现在他的理论下其实是以一种双重视角所进行的:剧中人物的角色是一种限制式视角,他在迫切扮演某个并不属于他的身份,或者逃离属于他的身份。同时剧外的观众是以一种透明的视角窥探到角色的有限性,而这种透明的视角所产生的优越感也就形成了喜剧。而最终人物越想扮演或逃离,这种情况体现出来的矛盾和反常,越是强力,也就越会转化为一种让人滑稽的东西。

这个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应该借用不可靠叙事的理论来将身体交换形成一种新的解释。费伦在他的理论中提到,不可靠性主要是有三个轴向的分类:第一个轴向,是对于事实/事件的错误和不充分报道;第二个轴向,是对价值/判断的错误和不充分判断;第三个轴向,是对感知/知识的错误和不充分解读。

在我看来,身体交换不是一种叙述学上的不可靠叙事,而是一种身份上的不可靠叙事。

也就是说交换身体之后的人,不管有没有继承另外一人的记忆,他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三个轴向的缺失。并且由这三个轴向的缺失带来了三个不同对于非自己身体的理解过程,那就是对异己身份本能的抗拒,对异己身份的逐渐适应,以及双方对于自我和异己身份的不断凝视。

《交换人生》里小谷与仲达交换身体之后,就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以由此引发了许多笑料。

首先,小谷对于自己在事实层面上的理解是不充分的。最直观的来说,他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穿着方式和生活世界,去给已经成熟的身体进行重新搭配。于是就会形成一种已经被改变之后的身体和原本的风格交替出来的落差喜剧感。即便是变成了仲达,小谷对于有钱人的想象的生活也不过就是玩游戏机,可以喝各种各样的可乐,但就仅此而已,才能体现出小谷的生活经历与成人社会的难以相容。

第二,小谷对于自己的身份所处的价值判断是不充分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最后在法庭上他所扮演的仲达和原本仲达所表达出来的价值冲突。我们最后当然可以认为属于善良的一方是正确的,坚持善良是困难的,也是很容易被诱惑的。而不管正确与否,只要出现了这种落差性,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喜剧性。以仲达的身体去见吕老板的小谷,被自己的恐惧不断压迫,明明只是收拾塑料模特,他却想象出一副“杀人”的场面,口不择言地吐露出“我有一车面包人”之后慌不择路地逃离。

第三,小谷对自己理解的那个世界的人的知识是局限的,于是就形成了电影中非常有特点的两场刻板印象的聚焦。一场是在KTV里面叫上的所谓大哥大姐,那全是各种杀马特的造型;另一场是他想扮演一个能够被金好所讨厌的人,于是他就故意将自己扮演成为了一个油腻土味的中年大叔。这样就使得观众在观影期间的获得的喜剧感,由于这种复杂性的叠加变得更加的好笑。

贯穿始终的是,小谷对这个大人的身份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与其他很多作品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很多喜剧作品,在换了身体之后的当事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设定,接下来的喜剧感是靠剧情推进,而不是靠身体交换所产生的。观众更加会将目光集中到,演员到底能够演好另外一个身份到什么程度上。

所以,小谷一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出现极其强烈的抗拒,这种抗拒使得他的行为变得很滑稽。让这种滑稽感变得有喜剧张力,又是因为他与周围人的互动所产生的,不管是他的好哥们还是他的父母。因为喜剧感必须是一种主体依存的相互关系,如果表演者没有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如果整个互动的过程没有被接收者所理解,那么就不是喜剧。

然后,他开始尝试接纳这个身体,所以他穿的是他好哥们的父亲的衣服,但是他的兴趣癖好又停留在一个刚成年的模样,于是又做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观众作为上帝视角,当然清楚知道作为小谷的身体和身份存在的模样,是无法和金好发生恋爱线的;同时,作为仲达而存在的性格,金好又不喜欢。于是小谷做的事情就是一件注定不会有结尾的恋爱和分手之旅。

但这正是电影的出圈之处。

电影没有停留在“滥套”的恋爱发展之中,而是继续讲述更温暖的人文关怀。小谷与金好营造出的在游戏厅里面的温馨场景,是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因为身份和身体的落差让金好产生了一种回顾童年的感受,这是一种怀旧感,不是一种浪漫或温馨。而怀旧本身就意味着不能实现的过去。同样也是因为这个落差,让不管是小谷还是仲达都不会再拥有相同的经历。

因为幽默中有一个非常根本的逻辑关系,那就是观众最开始会导致一种期待,而这个期待一定会被破坏,从而将其变为虚无,虚无就会引发人的笑或者是荒诞。

不过喜剧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让人发笑,还是从中体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活力的反思,对于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切体验,也就是包含在其中的人文关怀。

苏珊朗格就说:人的生命感觉就是喜剧的本质。它既神圣又低俗,既熟悉又陌生,既具有社会性,又有独特的个性。喜剧诗人创造出来的生命幻象就是这样的:充满危险,充满机会,正在展开的未来。这就是说,其中充满了构成机遇和巧合的,并由作者按照自己的眼光加以处理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这个不可避免的未来就是命运,其所以不可避免就是因为其中有无数因素超越了人类的认识和控制。以幸运为表现形式的那种命运就是喜剧的基调,它通过喜剧动作加以展开。喜剧动作则是主人公生活平衡的破坏与恢复,是他生活的冲突,是他凭借机智/幸运,个人力量,甚至幽默/讽刺或对不幸所采取的富有哲理的态度而取得的胜利。

所以故事最后,用另外一种喜剧的身体,来告诉观众什么样才是生命的活力,那就是非常简单而短暂的一声虚拟词:Emmm。结果,不管是小谷还是仲达,都以变成鹅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只不过小谷变成的鹅,是一个简单的身体陌生过渡;而仲达变成的鹅,则是一个带有卡夫卡式幽默的荒诞与狂欢。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场充满着童真和梦幻的场景中进行的,再次说明了这是由两层虚拟空间构筑出来的喜剧人生。

里层空间,是以儿戏一般的游戏许愿机所展开的。这是采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将交换人生变得童话化。在游戏中,我们当然可以自由玩扮演其他人的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的扮演过程中,更好的认识自己。

外层空间,则是外婆锁构筑出来的精神梦幻家园。这是一种采用怀旧的方式所构筑出来的梦幻型怀旧(其他两种分别是反思型怀旧与修复型怀旧)。小谷小时候特别爱去的儿童乐园,乐园外面的缝纫机老三套,以及那些外婆自己亲手做好的织布玩具,都出现在那个空间里。

外婆用自己的魔法,实现了小谷一直想实现而从未实现的梦想。而在梦想实现之后,他所做出的选择是回到现实不断成长。

而我对于电影的结局是感到非常惊喜的,因为在故事的最后并没有像其他作品那样落入窠臼,让男女主角谈恋爱,而是让他们发展出各自的人生路线。在电影的最后,金好手中多了那个他们在游乐厅里迎来的水晶独角兽,里面保存着自己并不准调的《逆光》片段。她看着眼前这个骑着自行车逐渐远去的追风少年,会想到什么呢?

这不就是喜剧吗?就当做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

喜剧会表现即将遭遇的无穷无尽的幸运以及厄运,但是也永远不会停止探索永恒的生命中的每一个事件。而这些事件的经历,必须要当事人去亲身感受,不是冒名顶替,不是去以别人的身份获得那些已经拥有的体验。



交换人生(2023)

又名:Five Hundred Miles

上映日期:2023-01-22(中国大陆)片长:110分钟

主演:雷佳音 张小斐 张宥浩 沙溢 刘敏涛 余皑磊 丁嘉丽 吴彦姝 杨恩又 曹桐睿 岳云鹏 杨迪 徐志胜 宋家腾 赖晓生 裴魁山 蒋赟 李胤维 傅首尔 王莎莎 

导演:苏伦

交换人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