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中游,但鱼知道自己生活在水中吗?草在风中飘,但草知道是风在使它摇摆吗?虽然鱼被水影响,草被风驯化,但它们却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反而认为一切都是它们自主的选择。而这正是它们的可怜之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那与封建礼教对应的当代礼教存在吗?你察觉到了当代礼教的存在吗?人类构建了文明社会,文明给人类的头脑和心灵提供了安身之所,但文明也不可避免的在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使他们更习惯于某种特定的。水之于鱼,风之于草,正如文明之于人类。在我眼里《Poor Things》讲的是这样的故事:未曾被任何意识形态浸染的人,突然进入文明社会,完全通过体验逐渐认知和确认自我,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荒诞情节的故事。

可怜的东西们——这是上帝视角俯视人类文明社会发出的怜悯哀叹。哀叹活在各种条条框框中被驯化而不自知的生命,哀叹人类创建了文明又不可抗拒的被文明所累的宿命。这部电影讨论的话题很深刻,极具颠覆性、思考性和艺术性,绝对称得上是惊世之作。

鉴赏门槛:非体验所得的意识形态都是被灌输的

这部电影有一定的鉴赏门槛。这个门槛不在于你是否了解电影的视觉表达艺术。所有的艺术作品,其表达手法都只是技术层面为了更好的营造特定的上下文环境服务的。但如果你对后现代解构主义有一定的了解,会对理解这部具有魔幻色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有些帮助。真正的鉴赏门槛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经验式的,如电影中强调的empirical,需要观众有一定的阅历,对于性有一定的感知和经验。这对于理解Bella的所有举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是需要一定的质疑精神,你是否对于生活于其中的、紧紧包裹着你的各种意识形态有过觉察和反思,能否分辨教化和驯化之间的差别,是否有过自我意识的觉醒。

换句话说, 我们需要明白,文明是被构建的,非经验所得的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被塑造的。自出生起,我们就不断被塞满了这样的那样的逻辑和理论,在尚未体验过人生时,就已经被灌输了相关的见解。所以我们常常习惯于用一种思想去覆盖或对抗另一种思想,迷失在无谓的意识形态游戏中,被引导着做出可能违背本心的举动,逐渐丧失感知世界初始模样的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原本是天生就具备的。

人物的设定: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影片一开始,黑白色的画面、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拼接动物、布满疤痕的脸、手脚并用摆弄钢琴的女人,奠定了整部电影瑰丽诡异的魔幻色彩基调。这不是为了猎奇或者噱头,只是为了给Bella这个人物的诞生提供合理性。

科学怪人Godwin的名字显示其有造物主的隐喻,他是Bella的创造者。成熟女性的身体,搭配一个婴儿的头脑,表示这是一个未经文明浸染的女性的原始样貌。这个设定非常妙。她还不懂什么是社会规范,但她已经拥有成人的身体,这给她探索自身和世界提供了基础。换句话说,没学过游戏规则的新玩家,必然只能用野路子开局,相当于未开化的、不带任何成见的原始人穿越到了文明社会。甚至在前期,你可以认为Bella跟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借着Max的出场,进入这个由Godwin和Bella组成的诡异世界,他很快就打开了Bella身世的秘密。这说明电影无意隐藏Bella的设定,理解接下来的情节,需要观影者了解这个设定背后的隐藏含义。

Max与Godwin的对话澄清了Godwin本身的无性别。他是一个阉割过的没有性欲的男人。这是一个必要的设定。创造Bella的动机是不带私欲的。造物主本身是无性别的,没有私欲的,这给予了他一个相对公正的、不带性别框架的立场和视角。

作为造物主的Godwin也同样有很多方面值得讨论。他合理化了父亲对他的手术改造,找到的是科学研究这个理由。他忽视情感、情绪的存在并否定它们的作用。所以他在尸体边教学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人与动物如果有区别,那区别是什么?在他眼中,人与动物大概只有结构上的不同。他活在仅由科学主导的世界,是只用逻辑和理论认识世界的极端。

同样说人与动物没有区别的是那位愤世嫉俗的黑人Harry。他跟老太太Martha出现在Bella开始探索精神世界的阶段。他认为哲学无用、理性无用,他指着贫民窟的尸体给Bella看到了人类世界残忍的一面,这一面是对同胞苦难的视而不见,是同样境遇下也会受到同样遭遇的无奈。人类有文明却无法改变这种丑恶,因此他认为人类的文明世界是无意义的,与动物世界没有区别。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被两次提及,间接摆明了电影背后表达者的态度。Godwin眼中的无区别,更多的指向物质层面,或者说科学研究的层面。也指向了Bella前期通过感官体验性、追逐性这一点,本质上与动物是没有差别的。电影后半段黑人Harry口中的无区别,更多的指向形而上的层面,哪怕人类发展了文明,到头来与弱肉强食的动物也差不了多少。

性只是性本身,没有更多的意义

很多观影者觉得电影的裸露和性(甚至不能写这是性爱场景,因为只有性存在)场景让人不适。其实很多人看不太懂性场景的叙事,非常不习惯这种直接纯粹的表达。也因为那本来就是动物的性,初期未经文明教化的Bella就是在像动物一样性交。

观感不适才是正常的,因为太过颠覆。艺术作品中性场面的刻画,往往是带有滤镜的。在表达者的叙事中,性可能是神圣的,可能是低俗的,也可能是浪漫的,但唯独不是性本身。但我们不会谴责一只猫叫春。在看待动物,性就只是性本身,没有人会套用人类的框架和眼光去审判。

而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我们已经发展了文明。性在文明社会的叙事里,被附加了太多的意义。在真实体验性之前,我们就被潜移默化的灌输了各种关于性的意识形态。东亚文化的叙事里,性通常是禁忌话题,要么忽略它的重要性,要么羞于谈论。

最常见、最被大众接受的意识形态是:性与爱情或婚姻相关。没有正当关系的性是不可接受的,性是为了繁衍子嗣。也有部分人认为性与亲密相关。哪怕出轨,一句真爱的评价就足以把性浪漫化、合理化。而相反的,即使是夫妻关系,没有爱的性也令人厌恶。性要么衷于某种名分或生育目的,要么衷于爱情。但衷于感官是肤浅的,甚至不在讨论范围。某种苦行僧式的意识形态主张,放纵欲望是无自制力的表现,追求感官刺激是可耻甚至违背道德的。

习惯了这套叙事的观影者更加无法接受Bella单纯追求性快感的逻辑。但Bella对世界的探索完全是出自她本身的好奇心。她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感官,或者说通过肉体。她表达态度时也是粗暴直接的。婴儿就是如此依靠本能。她从Godwin创造的世界里出走后,画面由黑白色变化成梦幻的彩色,这是她接触新鲜世界的直观感受。她发现自己喜欢蛋挞,就一直吃,吃到吐为止。同样的,她在性上的探索最初也是没有节制的。

如果仅仅是突破世俗世界关于性的道德观,那还远远不够颠覆。Bella最初追求的性快感,甚至并不指向某个具体的人,所以遑论道德。她的性启蒙是一颗苹果。当我们说偷尝禁果时,下意识的认为性是两个人的事。但Bella的禁果,是她一个人品尝的。婴儿在母亲子宫里,也时常有抚摸生殖器的举动。这与Bella发现性快感的逻辑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无法对婴儿进行道德审判,同样的,对Bella也是如此。可以说Bella先经验了性才逐渐对其产生了认知,而在这一过程中,她的自我逐渐得到确立和发展。

所以性对Bella来说,仅仅是生理上的刺激,没有附加他的意义。对她来说,性与爱无关,与关系无关,与繁殖无关,甚至与对象无关,到后半段会发现与性别也无关,是单纯生理层面的非常纯粹的事。她本身对性的好奇与对快感的追逐,促使她开始向Max索取关于性更多的体验。索取无果后,律师Duncan出现了,成为她获得性的对象。这个男人只是刚好出现而已。到底性的对象是谁,Bella并不在意,Duncan与巴黎的嫖客们一样,对Bella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他们成为Bella性行为的客体,与那颗苹果没有本质区别。

男性的崩溃:主体性地位的丧失

Bella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是极度明确的,这起初是源自于她的不自知。她没有让渡自主权的意识,她甚至对自我没有任何概念。她自我的确立和成长全然是基于经验。她在性上的探索,是这一过程的具象化,其间发生的一系列冲突荒诞又合理。这种荒诞感来自于传统叙事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与Bella完全不在状态的错位。

第一个对Bella产生情愫的是助手Max。他代表了没有父权思想的男性形象。与律师Duncan、丈夫兼父亲Alfie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不认为女性是男性的从属,也不认为性会贬损女性的价值。他尊重Bella个体意识的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成为最后一个留在Bella身边的男性。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可以满足Bella主体性不被剥夺的需求。

第一个跟Bella发生性关系的是律师Duncan,并且这种关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位表面上看是相似的,都追逐感官刺激,但本质上却是对立的。Duncan的浪子形象身上存在一种矛盾性,或者说双重标准。他以猎艳为目标,按理是需要鼓动女性放弃贞操观念的。他的目的是追求性的欢愉而不是爱的结合。他还曾告诫过Bella不要爱上他。但哪怕是这样一个男人,他骨子里仍认可传统性道德观对女性的规训。当他发现他控制不了Bella时,他把Bella捆绑到船上,甚至升级为急切的跟Bella求婚,想以婚姻的方式占有和控制Bella以恢复他的主体地位。而当他发现这一切不可能时,他选择了引入暴力手段来解决这种威胁。

他维护的是爱情吗?他爱上Bella了吗?当然不是。他维护的是他感到舒适的价值体系。Duncan跟Bella求婚未果的那段对话太经典了。那空白的对视的几秒,给足了时间,让观影者充分去体验不同意识形态直面彼此所引发的荒诞。律师Duncan极力想控制Bella,他企图把这场权力争夺比赛转移到恋爱关系的赛场,但最终只是绝望的发现两个人完全不在一个谈论的语境。

到此,Duncan以及他所代表的对女性的主体控制地位完全被架空了。男性的欲望主体的地位被颠覆,他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只是Bella欲望的客体,甚至还只是众多客体中的一个。Bella的种种言行举动使他丧失了一直以来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以及他自身的主体地位,所以他必然会奔溃。

结局:所以这是女性的胜利?

电影的尾篇,前夫兼父亲角色的Alfie,企图阉割掉Bella的性器官。这本质上是想阉割掉她的自主意识。偷听到这一点的Bella反击了,最终被阉割掉的是Alfie。Bella不愿意丧失其自体性,却剥夺了Alfie的自体性。你可以认为这是特定情境下的选择,是Bella的自卫行为,而不是复仇。

这看起来是女性的胜利,但这种胜利太过偶然。假如Bella没有偷听到对话呢?所以从狭义的视角来看,这个社会不是父权社会,就是母系社会吗?你死我活的局面是一种必然吗?

这简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失败。因为它完全印证了黑人Harry所说的话——人与动物无异。当我们处于类似处境时,也是一样的下场。要么被阉割,要么阉割别人。想要有自主权,只能去颠覆他者的自主地位。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总有一种意识形态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流价值,而其他的则完全被消灭,就像宗教一样具有排他性。

Bella最终也还是融入了社会,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就算她的主体性地位不能被所有人所承认,但最终她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有了她的主体性。与她同在的,还有社会主义者。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它还是给了我们希望,尽管看起来也只是下一场轮回。



可怜的东西Poor Things(2023)

又名:小可怜

上映日期:2023-09-01(威尼斯电影节) / 2023-12-08(美国)片长:141分钟

主演:艾玛·斯通 / 威廉·达福 / 马克·鲁弗洛 / 拉米·尤素夫 / 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 杰洛德·卡尔迈克 / 玛格丽特·库里 / 凯瑟琳·亨特 / 苏西·本巴 / 汉娜·许古拉 / 薇琪·佩珀代因 / 韦恩·布雷特 / 杰克·巴顿 / 查理·希斯科克 / 阿提拉·多拜 / 艾玛·欣德尔 / 安德斯·奥洛夫·格伦德伯格 / 凯奇凯梅西·阿提拉 / 朱西马尔·巴尔博萨 / 卡米尼奥 / 

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 / 

可怜的东西相关影评